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谷歌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迷斯塔肯角(Mistaken Point)化石遗址位于纽芬兰岛的东南端。这里最知名的是长17公里的海岸悬崖,虽然很狭窄,但历史却很久远,可以追溯至5.8至5.6亿年前,代表着已知的最古老的化石聚居区。世界上最古老的多细胞生物化石在这里。这里的岩石和化石展现了一个古老的海洋世界。
迷斯塔肯角是世界上保留寒武纪化石最大、最多样化的地方之一,最早于1967年被发现。在20世纪80年代,这里很快被世界认可,因为这里发现的化石也许是北美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化石,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深水海洋生物化石。1987年,长5公里的海岸线成立为生态保护区,研究发现这里的生物区代表着地球科学史上最古老的埃迪卡拉纪化石。
湖北神农架(Hubei Shennongjia)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神农架林区从印支运动末至燕山运动初,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大面积的掀斜,奠定了区内的地貌骨架。第四纪气候的冷暖变化,在部分地段残留了冰川地貌,致使区内地貌复杂多样。
神农架山脉以神农顶最高,高程为3105.4米,也是华中地区最高点;林区最低点为下谷坪乡石柱河,高程为398米,相对高差2707.4米。根据区内地貌形态特征和成因类型,可分为构造溶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剥蚀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四种类型的地貌单元。
卢特沙漠(Lut Desert)占地面积约480平方千米,被人们称做“烤熟的小麦”。是地球上最热的地方,最高气温可达71摄氏度。气温之所以如此之高,是因为地表被黑色的火山熔岩所覆盖,容易吸收阳光中的热量。题图为卢特沙漠的雅丹地貌。
在春天的雨季,雨水从旁边的克尔曼山脉流下,但很快就干涸,只留下石头,沙子,和盐。卢特沙漠的东部是一片覆盖着地势较低的盐滩。而中心地带则是风化形成的一系列平行的沟壑地形,延伸超过150公里,高度可达75米。东南部是一片辽阔的像撒哈拉沙漠一样的沙滩,沙丘最高可达3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之一。全世界最冷的人类居住地
印度干城章嘉峰国家公园(Khangchendzonga National Park),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北部锡金邦(Sikkim),是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主峰8586米)的大本营。国家公园包括一个独特的具有多样性的平原、山谷、湖泊、冰川。白雪皑皑的同时覆盖着原始森林的高山。这里生活着锡金的土著居民,自然样貌丰富多彩。
干城章嘉峰(Kangchengjunga)在藏语和锡金语中为“雪中五宝”,这从它有五个峰顶而得来的,并且其中四个峰顶高逾8450米。也是全世界14座8000米高峰中,位置最东的一座。干城章嘉峰是一组巨大的群峰的主峰,西侧有雅兰康峰(海拔8505米),东侧紧靠主峰的叫干城章嘉三峰(海拔8496米),最东边的叫达龙康峰(海拔8476米,亦称干城章嘉二峰)。还有一座为泽木峰(Zemu Kang,7730米,位于主峰东南3159米、南峰东南1948米)。
直布罗陀尼安德特人的洞穴及周边环境(Gorham's Cave Complex),戈勒姆洞穴是生活在直布罗陀海岸的尼安德特人经常出没的地方。这些洞穴及岩画为研究尼安德特人及古人类提供了重要线索。直布罗陀岩石东侧陡峭的石灰岩悬崖包含四个山洞遗址,时间都超过12.5万年。
对直布罗陀的Gorham洞穴的一个岩石雕刻的研究发现,交叉平行线阴影效果很可能是由尼安德特人创造的,代表了尼安德特人的抽象表达的能力。此前发现的洞穴艺术被唯一地归为现代人的作品,现代人是在大约4万年前到达西欧的。直布罗陀巨岩
恩内迪山丘-自然和文化景观(Ennedi Massif: Natural and Cultural Landscape),在乍得东北部,砂岩恩内迪地块被风和水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峡谷和山谷,呈现一个壮观的景观。包括悬崖高原,天然拱门和岩钉。在洞穴、峡谷和庇护所的岩石表面画着或雕刻着成千上万的图像,呈现出撒哈拉沙漠中最大的岩石艺术群。
恩内迪区(Région de l'Ennedi)是乍得的一个大区,位于该国东北部,地理上属恩内迪高原。北邻利比亚,东与苏丹相连。首府法达。
雷维利亚希赫多群岛(Archipiélago de Revillagigedo),位于太平洋东部,群岛是一个水下山脉的一部分,与四个岛屿代表新兴海拔的火山峰。这个群岛是由四个偏远岛屿:圣贝内迪克托岛(San Benedicto)、索科罗(Socorro)、罗卡帕蒂达岛(Roca Partida、克拉里翁岛(Clarión)及其周围海域组成。岛上有各种野生动物尤其海鸟的栖息地。周边海域有着丰富的大型中上层鱼类,比如蝠鲼、鲸鱼、海豚和鲨鱼。
该群岛面积169平方公里,岛上有两个墨西哥的海军基地,飞机跑道在这里。驻军和家属共计259人,除此之外该群岛无居民。1533年,西班牙探险家首次发现这一群岛。18世纪,西班牙人以第53任新西班牙总督雷维利亚希赫多伯爵命名该群岛。1861年7月25日,墨西哥总统胡亚雷斯签署宣言,宣布该群岛为墨西哥领土。
腓立比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Philippi),是在东马其顿的一个城市,在公元前356年由菲利普二世建立。在十四世纪的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被摒弃。建造该市的目标是为了控制附近的金矿,并控制安菲波利斯(Amphipolis)和尼亚波利(Apollonia)之间的道路,从东方穿过马其顿到西方伟大的皇家道路的一部分。后来由罗马该撒犹流和亚古士督得名。
从4世纪中叶到6世纪末,腓立比建造了7个教堂,有些在规模和装饰上可和君士坦丁堡最美的建筑竞争。在同一个年代,该城重建了防御工事。473年,该市被围困,但未能攻取,只摧毁了附近的村庄。腓立比考古遗址街景
那烂陀大寺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Nalanda Mahavihara (Nalanda University) at Nalanda, Bihar),又作那兰陀寺、阿兰陀寺,意译施无厌寺,全称那烂陀僧伽蓝。位于印度比哈尔邦,是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的考古遗迹。它包括佛塔、神龛等重要的艺术作品。那烂陀是印度次大陆最古老的大学,持续800年不间断的知识传输,极盛期曾有来自全亚洲1万多名僧人学习并积累研究成果,12世纪因遭到伊斯兰教教徒的侵略而毁灭。据说,当时约900万册的藏书被持续焚烧了六个月。据传原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诞生及逝世之处,释迦牟尼亦路经此地。
根据义净在七世纪末的记述,那烂陀寺宛如一座方城,四周围有长廊。寺高三层,高三到四丈,用砖建造,每层高一丈多。横梁用木板搭造,用砖平铺为房顶。每一寺的四边各有9间僧房,房呈四方形,宽约一丈多。僧房前方安有高门,开有窗洞,但不得安帘幕,以便互相瞻望,不容片刻隐私。僧房后壁乃是寺的外围墙,有窗通外。围墙高三四丈,上面排列人身大小的塑像,雕刻精细,美轮美奂。
阿尼古城考古遗迹(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i),位于亚美尼亚与土耳其边界,属于土耳其北部城市卡尔斯地区管辖。公元10世纪和11世纪时亚美尼亚人曾在阿尼古城居住,14世纪在土耳其的统治下被迫离开,古城就此废弃。它曾是一个中世纪亚美尼亚王国的首都,这个昔日的国家管辖的区域包括如今亚美尼亚和土耳其东部大部分地区。
该城市位于一个三角地带,东边的河流和西边的山谷构成天然屏障。阿尼被称为“1001个教堂之城”,位于多条贸易通路上,有许多宗教建筑、宫殿和防御工事,其中的一些曾经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艺术性。在鼎盛时期,阿尼拥有10-20万居民,地位相当于于同期的君士坦丁堡和开罗。几个世纪之前,阿尼被废弃和遗忘。
友情链接: 找茶网找茬 粤房网 暗黑 就买就卖 淘狗 2QQ
看电影.卫星地图 途嗨 随手贴 图王谷歌地球网页版 DJ库 35168 2188
🦋薅羊毛 💕此域名转让:Domains
for Sale
本站空间由腾讯云主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