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谷歌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菲律宾的巴洛克式教堂群(Baroque Churches of the Philippines)是从16世纪开始出现的,是西班牙及墨西哥殖民者所建。教堂结构以西班牙教堂为样板,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做了改动。采用长方形平面,既无侧廊又无交叉廊的结构。这种设计加上坚固的备用墙壁、天棚低矮的回廊,成为菲律宾基督教堂的特征。
圣奥古斯丁天主教堂是菲律宾最古老的石造建筑之一。它始建于1571年。初建时用的材料是易燃材料竹子、泥巴及椰树叶子,所以1574年和1583年曾发生过两次火灾。1599年重建,1661年竣工,大殿长60米,宽15米,用珊瑚和砖修筑的墙壁厚1.7米。
吕宋岛南伊罗戈省圣玛利亚有著名的奴爱斯特拉·塞纳拉·台拉·阿斯姆史奥教堂(La Nuestra Señora de La Asuncion Parish Church)。教堂建于1810年,因传说此地发现了圣母玛利亚雕像。从这条路进去可以到教堂
伏尔考林耐克村(Vlkolínec)完整保存了欧洲中部村庄房子的传统,是这个地区里这类村庄中最完整的一组。从10世纪下半叶至1918年,它是匈牙利王国的领土。关于这个地区的最早的记载是1233年。该镇由喀尔巴阡德国人建立。1318年得到城镇权。从发现伏尔考林耐克村遗址开始,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伏尔考林耐克就接到了将它作为世界遗产遗址的官方认定。弗尔科利内茨街景
村口有很多可爱的人偶雕塑。村庄的布局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村庄总房屋的大约三分之一是永久居民的居住区;三分之一的房屋只在夏天度假消遣时使用;剩下的三分之一是废掉的房屋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烧毁的房屋。伏尔考林耐克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两排房屋及长长的庭院。如今所看到的村庄就是该村庄过去情况的真实再现。现有32位永久居民,其中只有两位是年轻人。洒家看了一下,这个村庄真的很美啊,但只有这几个人,那岂不是寂寞得嗷嗷叫……
瓦卢比利斯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Volubilis)建于公元前3世纪,是一座部分出土的罗马古城,位于摩洛哥非斯和拉巴特之间的梅克内斯附近,是一处年代久远的古罗马废墟。曾是北非古国毛里塔尼亚的首都,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前哨,有着许多优雅精致的建筑物。该考古遗址是一个富饶的农业区,在这里挖掘出土过许多重要遗迹和文物。瓦卢比利斯后来曾有一段时期成了伊德里斯王朝的首都,王朝的创立者伊德里斯一世就葬在附近的穆莱伊德里斯。
与其他很多罗马城市不同,罗马人在公元3世纪非洲地区失去立足之地后,没有放弃瓦卢比利斯。拉丁语继续保持了几个世纪,直到公元7世纪晚期阿拉伯人征服北非后才被取代。此后,人们又在瓦卢比利斯生活了1000多年。1755年,瓦卢比利斯在大地震中毁灭。
18世纪瓦卢比利斯遭到遗弃。当时为了在梅克内斯附近修建穆莱的宫殿,瓦卢比利斯被拆除以便得到建筑材料。可想而知,如果当时没有拆除瓦卢比利斯,瓦卢比利斯有可能成为当今保留最为完好的一处罗马遗迹。
奥克尼新石器时代遗址(Heart of Neolithic Orkney)包括一个宠大的墓穴(麦豪石室)和两个举行仪式的石圈(斯特尼斯石圈和布罗德加古石圈)、一个居住区(史卡拉弧状岩石)和许多未被挖掘出来的墓葬、仪式场所和定居点。它们形成了壮观的文化遗址,展现了五千年前苏格兰群岛北部一个偏僻岛屿上的生活状况。奥克尼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由奥克尼群岛的主岛上四个新石器时代遗迹组成的。它们是:
梅肖韦古墓是史前墓葬内有墓室,呈圆锥形,圆周91米,周围挖有一条壕沟深约27米。墓内石刻显示该墓于10世纪前后被北欧人盗取。
布罗德盖石圈(Ring of Brodgar)是英国最北部的史前石圈遗迹,和埃夫伯里巨石阵的结构不一样,这里的石圈内部没有那么多石块。这个遗迹目前还不能清晰的确定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目前公认的说法是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2000年建立。布罗德盖石圈直径有104米,最初是由60块石头构成的,到20世纪末期只保存了其中的27块。史前人类建立这个石圈的目的不得而知,但是由于其靠近斯丹尼斯立石和梅肖韦古墓,可以确定其在史前人类中的重要性。卡尔纳克巨石遗迹
斯卡拉布雷遗迹(Skara Brae Prehistoric Village)是一个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定居点,主要包括8所石砌房子。1970年碳放射测定发现,这些村落建造于大约公元前3180年至公元前2500年。是欧洲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村落。
伊维萨岛的生物多样性和特有文化(Ibiza, Biodiversity and Culture)提供了一个海洋生态系统和沿海生态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极好范例。伊维萨岛完整无损的16世纪军师要塞是军事建筑工程和文艺复兴建筑美学的历史见证。伊维萨岛的高城是防御卫城的典型代表。城墙和城市的整体构造都以特别的方法得到保护。
伊维萨岛是一个将古老和时尚结合得很好的海岛,山上的城堡和山脚下挂着鲜艳招牌的现代商铺俯仰相望。岛上的居民为自己的古老文化感到自豪的同时,也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每逢节假日街头巷尾总是充满了狂舞放歌的乡土乐队。在伊维萨岛从来不会觉得寂寞,永远沸腾的咖啡馆把香气传遍科孚大街小巷,露天音乐会也是在夜幕降临时的一个好去处。站得高看得远
喀山克里姆林宫(Historic and Architectural Complex of the Kazan Kremlin)在俄罗斯是独树一帜的建筑丰碑。在俄语中,克里姆林是内城之意,即古代俄国城市的中心部分,四周筑有带塔楼的要塞城墙,包括防御建筑物、宫殿和宗教建筑群。在俄罗斯,莫斯科等城市都建有克里姆林宫,它们作为历史文物保存至今。比如这个最著名的克里姆林宫。
喀山城中的克里姆林宫遗址群是一处华丽的建筑群遗址,它凝聚着几个世纪的建筑精华。遗址群的周围环绕着高大的白色石头墙,拥有独特的环形洞穴和13座具有斜脊的城堡。而克里姆林宫中最引人注意的建筑物是苏尤姆别卡红色尖塔,共计有7层,高58米,与位于克里姆林宫另一端的斯帕斯基城堡构成了和谐的统一体。参观一下吧
沙赫利苏伯兹历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Shahrisabz)是公元14—15世纪撒马尔罕统治者贴木尔的故乡,被公认是独特的文化、建筑风格及建筑学流派的发源地。题图的另一面见楼下。
沙赫利苏伯兹最北的景点就是贴木尔的宫殿阿克萨莱(Ak-Saray),保存至今的阿克萨莱仅是两座相对的残墙,墙砖有蓝色的花纹。废墟残墙高38米,如果加上倒塌了的上半截,600年前的阿克萨莱可谓是摩天大楼了。最近两年,乌兹别克斯坦将很多废墟重建为仿古建筑,这反而失色不少,而阿克萨莱仍旧保持了原味,更使其历史感强烈。
大街最南端路东有两组古建筑。西面的院落包括三个穹顶:较大的穹顶是兀鲁伯修建的蓝色清真寺,圆顶直径46米。对面两个小穹顶,一个室内埋葬着贴木尔的父亲和老师,另一个埋葬着所谓的先知圣裔。东面的一组古建筑包括:放置于地下室的是为贴木尔准备的空石棺;贴木尔长子的穹顶陵墓;贴木尔次子的露天墓石,但未发现其尸体;一个清真寺,院内还有三棵1370年种植的梧桐。
塞纳河畔(Paris, Banks of the Seine)是法国北部大河,全长777公里,包括支流在内的流域总面积为78700平方公里,是欧洲有历史意义的大河之一。西岱岛是法兰西民族的发祥地。公元前300年时岛上居住着一个民族,名叫巴黎西族,巴黎市由此得名。著名的巴黎圣母院和圣礼拜堂(巴黎古监狱)都位于该岛。
塞纳河上的桥据说共有36座,而其中最壮观最金碧辉煌的是于1900年落成全长107米的亚历山大三世桥(Pont Alexandre III)。桥南是巴黎荣军院(LHotel des Invalides),桥北是巴黎大皇宫(Grand Palais),大皇宫对面是小皇宫(Petit Palais)。
始建于1614年的玛利桥(Pont Marie) 除了1850年至1851年桥面的修缮工程(将搓板路修平)外,外观与他自从1670年的修缮后几乎完全一样。新桥(Pont Neuf) 是最有名的桥,它名叫新桥,实际最古老。1578年由亨利三世开始动工,工程因内战中断,到1606年建成已是亨利四世时代了。桥长238米,宽20米,是巴黎塞纳河上最长的桥。点一下1831年建成的卡鲁索桥(Pont du Carrousel)骑自行车的美女的头就可以坐船游塞纳河
云南三江并流保护区(Three Parallel Rivers of Yunnan Protected Areas)包括八大片区,面积170万公顷,是亚洲三条著名河流的上游地段,金沙江(长江上游)、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和怒江(萨尔温江上游)三条大江在此区域内并行奔腾,由北向南,途径3000多米深的峡谷和海拔6000多米的冰山雪峰。忻州老牛湾村
由于三江并流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欧亚大陆最集中的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人文资源、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观使该地区成为唯一的、独特的世界奇观。是地球最直观的体温表和中国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避难所。这里有高等植物210余种,1200余属,6000种以上,这些仅占有中国0.4%的面积而容纳了中国20%的高等植物。萨尔河湾
姆茨赫塔古城(Historical Monuments of Mtskheta)城建立于格鲁吉亚王朝铜器时代,曾是格鲁吉亚王朝的首都,直到5世纪,格鲁吉亚王朝迁都第比利斯。这座城市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000年。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5世纪,这里是卡特里的首都。格鲁吉亚文字和基督教会的起源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它们代表外高加索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因保护不良,姆茨赫塔古城遗址在2009年被列为濒危世界遗产。
季瓦里教堂(The Mtskheta Church of Jvari (Holy Cross))是姆茨赫塔古城中最为古老的教堂,建于公元585年至604年间。对十字架的膜拜也是格鲁吉亚人虔诚的标志,这也反应在教堂名字上(“季瓦里”是十字架的意思)。在教堂的南面生动的描绘了卡特里国王斯特普诺兹二世虔诚的跪在耶稣季度面前。斯维特特斯克维里教堂(Svetitskhoveli Cathedral)是一座恢弘的建筑物,装饰得富丽堂皇,建于公元11世纪。
友情链接: 大图库卫星 大图库 超级模特 it屋 嘘嘘图片网 扣子图库
找茶网找茬 5iy.com 粤房网 暗黑 就买就卖 淘狗 2QQ 看电影.
卫星地图 途嗨 随手贴 图王谷歌地球网页版 抓钱 DJ库 35168 2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