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收录了完整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名录》,不仅插图高级,而且全部链接到卫星影像甚至高清街景,如同身临其境。
谷歌卫星使用说明。 如果你喜欢这个小玩意就请告诉你的朋友。咱们不是土豪也能嗨嗨皮皮环游世界!
意大利克雷莫纳(Cremona)是小提琴发源地之一,这个小城市以高质量的小提琴而闻名世界。市政大楼(Comune Di Cremona)建于中世纪并完好体现了源于十三世纪的建筑特点。
科穆内广场(Piazza del Comune)上的圆顶大教堂作为哥特式的建筑杰作,十分出名。被多根列柱所包围的圆顶大教堂的正面,以及被石狮子所保护的柱廊等,都具有与这座小城市不相等的豪华。克雷莫纳主教座堂已建成900多年,起初按罗马长方形基督教堂兴建,却在建造中受当时的哥特式风格影响而改变了风格。
挪威乌尔内斯木板教堂(Urnes Stave Church)始建于12世纪,是挪威现存的30余座古木板教堂中最著名的一个。是斯堪的纳维亚木结构建筑中的一个特殊遗迹。这座木教堂不但历史悠久而且保存得非常完好,教堂的北门是其中最古老的部分,上面刻有一些动植物为主题的图案,它的历史可追溯至1050年。木条教堂之所以举世闻名,不仅因为建造年代久远,而且由于其建造质量好,装饰漂亮。此外,它还向人们揭示了关于所谓“黑暗”木头建筑艺术的发展情况。
由于森林资源充足,北欧许多教堂都是用木头建造的。由于人口稀疏分散,当时在北欧有超过一千座这样的教堂。然而14世纪黑死病的传播使挪威遭受严重打击,以至于在此后的两百年内没有建造过一座新教堂,而原来的教堂绝大多数都毁坏了。现存的28间教堂之中乌尔内斯木板教堂(Urnes stave church)属于最优秀的一座。教堂为四方形的3层建筑,全部用木材建造,每层都有陡峭的披檐,上有高高的尖顶,外形很像东方式古庙。乌尔内斯木板教堂街景
葡萄牙算是一个传统上的罗马天主教国家,84%的人口是天主教徒。在里斯本一百多公里以北,就有三座古老的修道院,分别是托马尔的基督会修道院(Convento de Cristo)(托马尔的克赖斯特女修道院 Convent of Christ in Tomar,于1160年始建,教堂外墙是个十六面体,由16根柱子围成,据说是仿照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而建),巴塔利亚修道院 Batalha Monastery,和阿尔科巴萨修道院。这三座修道院,因其久远的年代,精美的建筑,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分别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葡萄牙的托马尔修道院原为圣殿骑士派修道院,后成为基督教修道院,为现今欧洲西多会修道院保存最良好的一座。从1160年修建的城堡开始,一直到十六世纪,这座建筑不断被改建扩建。中世纪的城墙、罗曼式的圆形教堂、曼努埃尔式的礼堂、哥特风格的庭院和回廊、文艺复兴风格的庭院和回廊。这些不同风格的部分不分东南西北的衍生拼接在一起,以至于这个建筑看上去似乎就没有正面。
阿波罗神庙(Temple of Apollo at Delphi)始建于前7世纪,在古希腊时代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也是古希腊的宗教中心和统一的象征。神庙区还有露天剧场和圣路,圣路两旁有希腊各邦为供奉诸神而兴建的礼物库、祭坛、纪念碑、柱廊等。
这座庙宇曾经在公元4世纪被烧毁,后来又重新改造,中间曾数度被毁,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前330年最后一次重建。庙长约60米,宽约25米,东西端各有6柱,南北面各15柱,全用石料精制。
阿波罗神庙所处的德尔斐(Delphi)是一处重要的泛希腊圣地,即所有古希腊城邦共同的圣地。
吕贝克的汉西梯克城(Hanseatic City of Lübeck)面积为214.14平方公里,曾是欧洲最富有和最强大的城市之一,其杰出的古建筑物保护使吕贝克为全世界的游客再现欧洲中世纪汉萨城市的典型风貌。霍尔斯滕门位于汉萨同盟首都城,位阶相对提高,成为吕贝克的地标。此后哥特式建筑作为堡垒防御之用,为吕贝克唯一存留的城堡大门遗迹。
自1143年建城以来,一直是欧洲著名的港口及商业城市,1358年,吕贝克成为汉萨同盟的总部所在地,确定了它在欧洲的重要地位。16世纪,随着北欧诸国的逐渐强大,吕贝克失去了往日的辉煌。进入20世纪后,该城早已风光不再。
圣马利亚教堂(题图)兴建于1250年到1350年。多年以来,它是这座汉萨同盟首府财富和权势的象征。现在仍是德国第三大教堂,吕贝克的最高建筑。它的规模超过了吕贝克主教座堂。圣马利亚教堂及整个老城均被列为世界遗产。
提洛岛(Delos)占地面积为3.43平方公里,南北长5千米,东西宽1.3千米,是爱琴海上的一个岛屿。在爱琴海古代历史上一度是宗教、政治和商业中心,目前几乎为无人居住的荒岛。
提洛岛是考古学家的天堂,希腊和罗马风格的遗址遍及大部分地区,面积十分广阔,这使提洛岛足以与特尔斐和奥林匹亚媲美。由于岛上丰富的考古资源,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以“世界文化遗产”称号。
根据希腊神话,阿波罗就出生在基克拉迪群岛(Cyclades)的这个小岛上。阿波罗神殿吸引了来自希腊各地的朝拜者,而提洛岛在当时则是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口。
摩洛哥菲斯老城(Medina of Fez)是北非史上第一个伊斯兰城市,也是摩洛哥一千多年来宗教、文化与艺术中心。菲斯古城占地250公顷,由伊德利斯二世兴建于公元808年,是摩洛哥的第一座皇城,17公里长的城墙基本完好,保留着浓厚的阿拉伯色彩。
菲斯古城仍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许多美丽的宫殿和780多个大小清真寺。老城内的卡拉维因大学建于公元862年,被喻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对于第一次来这里的人,若想自己独逛保证迷路。即使是当地人在这拥有近六千条巷弄的城市也末必全都熟悉。
德国施佩耶尔大教堂(Speyer Cathedral)是欧洲最大的具有罗马式建筑风格的教堂,也是神圣罗马帝国时代的主要纪念碑之一。1061年举行了教堂的落成庆典。再此之前大约30年,即1030年,由康拉德二世大帝亲自下令建造。
教堂内的地下,即地墓大约竣工于1030年,地墓成为一处绝好的旅游胜地。这里储存着包括康拉德二世大帝在内的许多中世纪的国王、王后的墓室(至少有8个)。这些坟墓均是在1039年至1309年之间下葬的。
阿尔贝罗贝洛的石顶圆屋(The Trulli of Alberobello)是意大利Bari省Apulia的一个小城,有人口约一万人,城内的楚利建筑世界知名,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特鲁洛的特色是墙壁用石灰涂成白色,屋顶则用灰色的扁平石块堆成圆锥形。据说是当地人为了逃税而造,收税时就把屋顶拆掉,表示这里没有人居住。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圆顶石屋是一种石灰石住所,是史前建筑技术中无灰泥建筑技术的典型代表,该技术在这一地区仍然沿用。圆顶石屋是由从附近地区采集来的石灰石石块粗糙堆砌而成的。由石灰石板撑起的金字塔形、圆锥形或球状屋顶是石屋的特色。圆顶石屋街景
锡耶纳(Historic Centre of Siena)建立于公元前29年,是一座中世纪城市的化身。这里的居民为取得在这块土地上进行城市规划的权利,长期与佛罗伦萨竞争。锡耶纳的城市建筑物密集并且具有高度的建筑统一性。淡红色调子的砖块和与周围暗蓝灰色的丘陵相协调。大部分建于13世纪的数量众多的哥特式喷泉增添了锡耶纳的华丽与协调。题图是田园广场(Piazza del Campo)的曼吉亚塔楼(Torre del Mangia)。
塔楼建于建于1297年,高102米,它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高的塔楼,现在仅次于克雷莫纳的托拉佐钟楼。楼内共有332级狭窄的台阶,可以攀登到顶,一览锡耶纳风光。锡耶纳圣多米尼克教堂(Basilica di San Domenico)外观内部都比较普通但规模相当大,教堂大致是丁字形结构的,里面中间没有柱子。 锡耶纳古城街景
友情链接: 大图库卫星 大图库 超级模特 it屋 嘘嘘图片网 扣子图库
找茶网找茬 5iy.com 粤房网 暗黑 就买就卖 淘狗 2QQ 看电影.
卫星地图 途嗨 随手贴 图王谷歌地球网页版 抓钱 DJ库 35168 2188